刘玉廷博士200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中国会计学会第五、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第五、七届理事会秘书长。1995年至1997年,作为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香港过渡期财政预算案编制及有关问题中方专家组专家,参与制定香港过渡期预算案。1999年至2003年,受聘担任中国证监会第四届、第五届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2003年,任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上海、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教师系列高级职业技术职务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事业单位经济系列和会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993年以来,受聘担任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和审题专家,并任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还主持或参与中国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制定工作。 2010年3月19日,我校兼职教授、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博士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专题报告。 刘玉廷司长站在国家宏观政策角度,分析了当前国内的经济形势,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节奏的加快,会计改革将着重突出在六个方面,首先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建设、趋同、实施和等效,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体现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现状,以实现未来的实质趋同;其次,未来三年将是中国的“控制年”,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系列政策将在近期公布,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将企业内部控制转化为生产力。在随后的报告中,刘玉廷司长就会计信息化、政府会计、CPA行业和会计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做了深刻的政策解读:会计不仅具有技术性,也具有社会性,各种矛盾问题的焦点是国家利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会计改革所涉及的会计理论和金融创新等研究课题,都需要理论界的积极参与,需要广大青年学生刻苦钻研,重视规范会计理论的研究。刘玉廷司长渊博的学识,立场鲜明、掷地有声的演讲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刘玉廷司长还细致的回答了同学提出的问题,报告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