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偏差对经济学理论假设的挑战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14日

      8月8日,厦门大学副校长吴世农教授百忙之中抽出一整天的时间,为“2007年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员们烹制了一份丰盛的学术大餐。吴教授严谨又不失风趣的授课风格,对学员孜孜不倦的教诲,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老师与同学们。大家听课的表情都十分严肃,深怕漏掉吴教授讲授的一字一句,但是课堂上并不缺少欢声笑语,吴教授的幽默总是能够及时抹去课程的枯燥和学员们听课时产生的倦意。 8日上午,吴教授以“心理行为偏差对经济学理论假设的挑战”为题,与学员们分享他对公司财务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对行为金融、行为公司财务的见解。吴教授首先阐述了财务学的发展及其对财务学发展方向的把握。吴教授指出,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心理学与公司财务以及法律等制度环境与财务学的关系是公司财务研究的主流与趋势,他就心理学与公司财务这一主题详细地展开分析。吴教授追溯了行为金融和行为财务的发展和起源,并对两者进行了区分对比,指出:行为金融主要着眼于市场层面、侧重于研究投资者行为;而行为财务则侧重于研究公司层面,主要研究管理者的行为。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吴世农教授还对在场的学员传授了股利理论的相关理论:⑴手中鸟理论;⑵MM无关论;⑶税差理论;⑷客户效应论;⑸代理理论。随后,吴世农教授讲授了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理论知识。    在下午的授课过程当中,吴世农教授继续讲授了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对其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分类和阐述,令在场的学员受益匪浅。同时吴世农教授还向广大学员推荐了心理学和财务学方面的一些专著。 讲授财务前沿研究之余,吴教授还与学员们分享了学术论文的写作心得。在谈及如何很好的撰写学术论文时,吴世农教授传授了“六字真经”:⑴言之有题;⑵言之有理;⑶言之有法;⑷言之有据;⑸言之有论;⑹言之有序。吴世农教授用现身说法对在场的学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学员能够在自己的领域有所作为。在最后阶段,吴教授就博士论文的撰写框架以及相关问题作了说明。吴教授建议博士论文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⑴研究绪论;⑵文献综述;⑶制度研究;⑷本文的改进和创新之处;⑸ 样本与数据;⑹模型和假设;⑺实证研究;⑻ 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最后吴世农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许年行和吴超鹏同学分别做了研究报告,吴世农教授作了点评。 一天下来,吴教授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尽心地引导学员站在学术前沿来把握财务会计领域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趋势。其风趣幽默的演讲使学员们在愉悦中接受财务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在场的学员纷纷感叹:吴教授不但学问做得好,讲课讲得好,而且十分平易近人。 (暑期学校报道组 侯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