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教师与研究生系列Seminar”之七十六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题  目:审计委员会地位影响审计费用吗?——基于相对地位的视角

报告人:刘媛媛 助理教授

主持人:刘馨茗 助理教授


2020年12月4日下午,在七十六期“厦门大学会计学科教师与研究生系列seminar”上,刘媛媛助理教授报告了和她的研究生的共同研究成果:《审计委员会地位影响审计费用吗?---基于相对地位视角》,以下为讲座报告的内容概要。



本次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刘媛媛助理教授首先介绍了这篇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概括性的说明了文献综述和假设分析,接着对于模型和控制变量进行说明,最后对于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作者就研究背景和动机展开介绍,研究动机来源于一篇发表于美国JAE期刊上的论文,增加对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和管理层独立性的监管压力,会导致审计委员会相对于管理层地位降低,因为他们任命了原本不会被考虑担任主管职位的人。还有就是拥有财务专长和较高相对地位的审计委员会通常伴随较低的盈余管理,这个可以通过会计违规行为和异常应计利润来衡量。作者主要想借用国外的研究理论,使用国内的数据加以创新,运用实证检验来说明问题。

紧接着就向我们如何去衡量审计委员会和管理层的地位以及相应的指标分析,然后就是相对地位的一个说明。文章提出了如下两个竞争性的假设:

H1: 更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可能与更高的审计费用相关联,因为外部监督的要求更高,以保护其声誉资本和降低诉讼风险。
H2:然而,更有效的审计委员会可能与更低的审计费用相关联,因为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评估更低,或者考虑到审计委员会自身的监测有效性,审计委员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更低。

作者主要利用2008-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得到2328家企业的各年份观测值。主要控制公司与年度固定效应,并在公司层面进行Cluster处理的面板模型,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采取分组检验的方法,分析了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

 

文章的主回归结果是当审计委员会相对于管理层地位较高时,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也较高,并且分组检验显示上述影响只在高管权利较低,财务风险高的企业样本中显著。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高地位审计委员会通过要求审计师加强审计投入来影响审计费用;高地位审计委员会对公司财务信息和内部控制本身的质量并没有显著影响。


 最后,现场同学进行了活跃的提问与交流,本次Seminar在热烈的掌声下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