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果 | 罗进辉、刘玥等: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研究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8日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学院会计系罗进辉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刘玥博士与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彭晨宸博士合作题为《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研究》的论文,在《会计研究》(2023年第2期)正式刊出。


        近年来,在传统行业市场日益饱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金融业利润率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中国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倾向,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企业金融化和产业“空心化”问题将会动摇制造业的根基,而作为中国制造业大军最主要构成的广大民营家族企业,其金融化现象或趋势随着二代接班高峰期的到来而愈发的明显。但在相关研究领域,目前却尚未有文献重点考察家族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以及从金融投资视角考察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潜在重要影响。由此,本文结合现实背景与研究现状,深入思考并探究了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


        本文以2007-2018年中国A股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的年度观察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家族企业二代接班以及家族创始人和接班人特征等相关信息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相比没有二代接班的家族企业,二代接班会显著提高家族企业的金融投资水平;(2)区分二代接班人的个人背景后本文发现,有实业背景的二代接班人将更不倾向于进行金融投资活动。本文进一步发现,二代接班对家族企业金融投资水平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于二代接班准备与二代接班上位阶段,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家族创始人子女数量的增多将增强二代接班人对金融投资的偏好。而家族企业的金融投资特别是长期金融投资会挤出企业的实业投资,并最终损害家族企业未来的主业业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后果。


        本文的创新点与贡献主要在于:(1)本文丰富了企业金融投资领域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经济后果,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进一步在区分产权性质差异的前提下重点考察了家族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并从家族代际传承的视角检验了家族企业进行金融投资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延伸了有关企业金融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2)本文拓展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后果的相关研究。区别于以往的实体经营行为,本文首次从虚拟的金融投资行为视角考察了代际传承的相关影响,从而能够丰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3)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深化政府监管部门对广大民营家族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理解,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以引导企业聚焦实业和做精主业,也为家族企业提前合理规划代际传承安排以实现“家业长青”的长远目标提供了重要实践启示


往期推荐

中心成果 | 杜兴强等:CEO-审计师方言关联是否会引发审计意见购买


中心成果 | 李建发等:职工变革认知、内部控制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效果

中心成果 | 许欣、熊枫等:运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企业舞弊:来自GONE理论框架的证据

中心成果 | 罗进辉、刘玥: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在中国适用吗?


中心成果 | 叶凡、史文、刘峰:审计风格:一个探索性的分析框架


中心成果 | 曲晓辉、张国华: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与经济发展——中国上市公司采用的证据

中心成果 | 刘馨茗、郑祯等:多重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


中心成果 | 陈文川,李文文,李建发,范樟妹:官员金融经历能否促进地区实体经济“脱虚向实”

中心成果 | 刘馨茗等:监事主动辞职与审计师变更


中心成果 | 熊枫等:创新者还是麻烦制造者?中国网约车企业伦理争议、合法化与制度化的共同演进

中心成果 | 于李胜等: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中国上市公司舞弊研究
中心成果 | 刘峰等:因“类”制宜?国企高管职业前景评估下的投资选择

中心成果 | 李胜难、刘峰等: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后是否做强?基于审计团队和审计质量的视角

中心成果 | 杜兴强、张乙祺、陶和锌和赖少娟:审计师如何评价伪善?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中心成果 | 沈哲等:竞争法和全球企业的风险承担

中心成果 |  翟伟欢等: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

中心成果 |  刘馨茗等: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会计信息质量

中心成果 |  李建发、袁璐等:政府财会监督与企业税收规避——来自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