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2007年第二期
时间:2007-11-01 浏览:次
★ 学术活动
★ 重大项目进展报告
重大项目之一: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
项目负责人:葛家澍 杜兴强
阶段性成果:《 FASB与IASB联合趋同框架(初步意见)的评介》,已发表在《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首先,本文对FASB与IASB于
重大项目之二: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与会计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少华
阶段性成果:《准则、动机与会计稳健性》,已形成文章待发表。
文章认为,尽管已有经验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整体呈现出稳健性特征,但会计准则并不是决定这一特征的唯一因素,编制者的动机也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对外报告,而编制者的动机又受到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的影响。作者检验了公司治理对中国2001-2003年A股上市公司稳健性财务报告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稳健性程度较低。此外,内部人和大股东控制比较严重的上市公司,其财务报告的稳健性程度也比较低。
重大项目之三: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效果研究
项目负责人:曲晓辉
阶段性成果: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若干问题的探讨》,已形成文章,待发表。
作为本项目的基础性阶段成果,本文探讨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统一性、实施的意义、财务会计职能的维度、会计职业判断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视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面临的问题、会计准则建设的阶段性及国际趋同的持续性、准则趋同与实务趋同之关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难度等十个问题。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国内趋同对国际趋同的基础作用以及大中企业近期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预期。本文指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财务会计实务规范方面的深刻而全面的变革,是一次重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样的制度变迁的促成,既有来自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的动力,也有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众多机会诱因和巨大压力。本文从信息系统、通用商业语言和管理工具等角度探讨了财务会计职能的维度,进而提出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强化对内决策与预测的功能、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以及加强相应的监管。本文探讨了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对企业内外环境和情况把握的问题,指出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确实施要求企业管理层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丰富的金融、商品、技术、物价和税收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博弈技巧。本文认为,会计准则的整体变更必将导致企业财务结构、盈利状况、信用评级和税负等方面的相应变化。根据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可以预期,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将会对企业利益集团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产生调整作用,相应的评估和监管法规尚未配套,因此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需要企业尽早了解自身采用新准则可能出现的重大影响,做到未雨绸缪。本文提出会计准则建设的阶段性及国际趋同的持续性的观点,讨论了准则趋同与实务趋同之间的关系,并对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难度进行了分析。
重大项目之四:网络化环境下的财务风险分析和财务协同管理效应研究
项目负责人:傅元略
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原有发表在国际性的刊物《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6 No.5)《CPC模式的网络化风险管理系统》的文章 “Cyber-Coordinating Mechanism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
阶段性成果:融资优序理论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验证——兼对股权融资偏好再检验(《财经研究》2007年第2期)
摘 要:依据Myers(1984)和Myers和Majluf(1984)的分析,公司存在这样一个融资顺序:留存收益、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而中国目前广泛流行‘股权融资偏好’的观点,即股权融资优先于债权融资。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应变量可以排序的特点,文章所做的研究结果却发现,就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顺序而言,样本总体上是支持融资优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但分类分析则发现,融资优序理论以及股权融资偏好的说法均得不到完全的支持。
重大项目之五:基于绩效管理的应计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建发
本项目已获批准,项目批准号:06JJD630018
本课题立项至今,课题组已按项目计划,全面开始了文献和现状调研工作,收集国内外绩效管理、政府会计相关研究文献资料,以期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和研究前沿,对有关理论进行梳理,归纳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试点、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并拟于2007年12月份形成综述性研究成果,并提出初步的研究框架。
阶段性成果一:《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发表于《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双月刊).
摘要:推行政府绩效审计和政府会计改革都是我国当前的紧要任务,本文认为二者有着共同的存在基础——公共受托责任,和共同的推动因素——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必然对政府会计信息产生巨大需求,从而促进政府会计改革;而政府会计改革也必然依靠政府绩效审计这一重要外部力量来推动。从这个角度探讨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和政府会计的改革,可能将会使政府绩效审计和政府会计产生协同效应,共同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阶段性成果二:《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发展及其启示》,已形成文章待发表。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推行以应计制为主要特征的政府会计改革,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出现就成为了必然结果。它的做法给国际政府会计带来了实质性的思想和变革,对我国推动预算会计改革、制定政府会计规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重大项目之六:网络化条件下的会计系统流程再造及其控制
项目负责人:庄明来
本课题已获批准,项目批准号:06JJD630019
项目进展情况:
一、完成课题组成员的研究项目分工,明确各自任务
序号
|
研究任务
和分工
|
负责人
|
合作者
|
中期成果(2008年12月之前完成)
|
子课题一
|
网络技术对会计系统流程的影响
|
傅元略
教授
|
赵景文
讲师
|
论文:网络技术对会计系统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
子课题二
|
网络化条件下的财务会计系统流程再造
|
庄明来
教授
|
牛艳芳
讲师、博士生
|
论文:网络条件下的财务会计系统再造及其控制之构想
应用报告,题目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基本业务记账凭证全自动生成模型及其应用报告”(2008年6月完成)
|
子课题三
|
网络财务报告与XBRL的应用
|
林宝玉
副教授
|
蒋楠
博士生
|
论文:XBRL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对策研究
|
子课题四
|
网络化条件下会计系统流程控制
|
薛祖云
副教授
|
陶黎娟
博士生
|
论文:我国会计系统流程及其控制的现状分析
|
子课题五
|
网络化条件下会计舞弊防范与侦察
|
李明辉
副教授
|
王丽明
博士生
|
论文:网络条件下会计舞弊的防范与侦察
调研报告,2008年6月完成,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研究机构。
|
二、指导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各子课题负责人与合作者近三个月来,一直在收集与各该子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加以消化理解,分类汇总。
三、购买与本课题相关的SAP R/3软件的网络使用权。
向北京优时力科技有限公司购买SAP R/3软件的2套课程教材,并支付网络使用费用,将于4月份正式安装。届时可通过对SAP R/3软件的具体操作,描述这一大型国际化企业管理软件先进的业务流程,并通过其与传统流程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全新的会计业务流程。
四、撰写论文《论网络化条件下会计业务流程再造》(5800字)
这一论文被指导为今年4月13日在重庆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的大会主题发言稿。并将于年内发表于相关刊物上。
该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网络化条件下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围绕网络环境、会计信息可靠性、企业信息化、会计信息增值等论述了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二部分对国内外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展开回顾,列举诸多有代表性的思想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