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飞

经济学(会计学)博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

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及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电邮:zflu@gsm.pku.edu.cn
电话:+86-10-62756360

传真:

 

教育背景

1981-1985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学士

1985-1988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1994-1996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1997-1999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会计学)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

 

研究领域

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企业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投资行为与财务绩效

 

近期发表的文章

一、出版著作:

1. 陆正飞主编. 财务报告与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2. 陆正飞主编. 会计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3. 陆正飞. 集团企业财务解读.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

4. 陆正飞主编. 高级财务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5. 陆正飞. 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实证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6. 陆正飞主编. 财务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7. 陆正飞等著.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8. 陆正飞. 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 东北财大出版社. 1999

9. 陆正飞. 国际商务会计.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

10. 陆正飞. 国际企业金融财务税收.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11. 陆正飞. 比较会计.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二、发表论文:

1. 过度负债企业去杠杆:程度、持续性及政策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经济研究. 2020(08)

2. 去杠杆,究竟谁更积极与稳妥?. 管理世界. 2020(08)

3. 我国上市公司杠杆操纵的手段、测度与诱因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20(07)

4. 定性的未来供应链风险披露与分析师关注行为研究. 会计研究. 2020(06)

5. “退而不休的独立董事发挥余热了吗?——审计委员会中退休独立董事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20(01)

6. 我国企业杠杆操纵的动机、手段及潜在影响. 会计研究. 2020(01)

7.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会导致投资不足吗. 会计研究. 2019(10)

8. 产品市场竞争、战略承诺与债券融资方式. 财务研究. 2019(05)

9.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能力、发行理财及其经济后果研究. 金融研究. 2019(06)

10. 宏微观交叉研究再出发——第七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交叉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经济研究. 2019(01)

11.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会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吗?. 经济研究. 2018(10)

12. 加速折旧政策与企业投资——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经济学(季刊). 2019(01)

13. 对会计的制度逻辑和本质的思考——《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市场风险》一书评析. 财务与会计. 2018(17)

14. 知识产权资产、研发投入与市场反应.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8(01)

15. 资本市场开放能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吗?——基于沪港通效应的实证检验. 管理世界. 2018(01)

16. 上市商业银行表外项目的风险与价值相关性研究:基于信用承诺业务.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12)

17. 大股东代理问题与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 会计研究. 2017(05)

18. 货币政策与集团企业负债模式研究. 管理世界. 2017(05)

19. 家族企业股权制衡度与企业价值的门槛效应分析. 会计研究. 2016(11)

20. 反腐败、企业绩效及其渠道效应——基于中共十八大的反腐建设的研究. 金融研究. 2016(09)

21. R&D投资能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吗?——基于区域人才政策工具变量的分析.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6(05)

22. 盈余管理信息风险、业绩波动与审计意见——投资者如何逃离有重大盈余管理嫌疑的上市公司?. 财经研究. 2016(08)

23. 大股东控制、关联存款与现金持有价值. 管理世界. 2016(05)

24. 深化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互动关系研究——“第四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综述. 经济研究. 2016(02)

25. 投资者关系管理影响审计师决策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综合调查. 会计研究. 2016(02)

26. 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基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方的实证研究. 金融研究. 2016(01)

27. 谁更过度负债:国有还是非国有企业?. 经济研究. 2015(12)

28. 非执行董事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2015(11)

29. 商业银行集团化管理与利益分配方式选择. 现代管理科学. 2015(11)

30. 财务与会计研究:且行且反思. 财务与会计. 2015(20)

31. 中国商业银行持有企业股份研究:监管政策、发展路径与理论评述. 财务研究. 2015(05)

32. 谁是更积极的监督者:非控股股东董事还是独立董事?. 经济研究. 2015(09)

33. 独立董事与审计师出自同门是还是”?——独立性与竞争合作关系之公司治理效应研究. 管理世界. 2015(09)

34. 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数据.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7)

35. 产业政策、银行关联与企业债务融资——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金融研究. 2015(03)

36. 股东经理代理冲突与非执行董事的治理作用——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管理世界. 2015(01)

37. 承销商地域垄断性与IPO定价——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4(04)

38. 企业集团、大股东监督与过度投资. 管理世界. 2014(07)

39. 股权特征与会计税收差异. 财会学习. 2014(07)

40. 事务所改制、保险价值与投资者保护. 会计研究. 2014(05)

41. 集团化运营与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评述与展望.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05)

42. 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商业时代. 2013(30)

43. 控股水平、负债主体与资本结构适度性. 南开管理评论. 2013(05)

44. 同业竞争、盈余管理与控股股东利益输送. 金融研究. 2013(06)

45.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经济效应?——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重角度的研究. 管理世界. 2013(06)

46. 柜台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框架研究——基于信息需求的问卷调查分析. 东岳论丛. 2013(06)

47. 基于EVA的集团企业战略绩效管理与价值创造. 财会学习. 2013(04)

48. 企业集团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购买. 审计研究. 2013(01)

49. 外部治理环境与盈余质量. 财会通讯. 2013(03)

50. 制度变迁、集团客户重要性与非标准审计意见. 会计研究. 2012(10)

51. 融资需求、产权性质与股权融资歧视——基于企业上市问题的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4)

52. 上市公司经营业务分布是否影响盈余质量?——基于上市公司及其整体子公司相对业务规模的考察. 财经研究. 2012(08)

53. 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业绩考核与薪酬制定——美国经验. 财会学习. 2012(05)

54. 国有企业支付了更高的职工工资吗?. 经济研究. 2012(03)

55. 现金分布、公司治理与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现金持有状况的考察. 管理世界. 2012(03)

56. 企业集团统一审计能降低审计收费吗. 审计研究. 2012(01)

57. 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及其经济后果. 财会学习. 2011(08)

58. 会计准则改革、会计利润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 中国会计评论. 2011(02)

59. 集团统一审计:现状、意义及潜在影响. 财会通讯. 2011(16)

60. 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 管理世界. 2011(04)

61. 产权性质、股权再融资与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研究. 2011(01)

62.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基于董事会投票的证据. 经济研究. 2011(01)

63. 企业集团统一审计与审计质量. 会计研究. 2010(11)

64. 电网企业输配电成本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10)

65. 激进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 金融研究. 2010(06)

66. 所有权安排、寻租空间与现金分布——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管理世界. 2010(05)

67. 新准则下合并-母公司报表的分工及其影响. 财会通讯. 2010(13)

68. 新会计准则下利润信息的合理使用——合并报表净利润与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之选择. 会计研究. 2010(04)

69. 历史利润信息在未来利润预期及股票定价中的作用. 财会学习. 2010(04)

70. 不可多得、充满机遇的时代. 财会通讯. 2010(04)

71. 银根紧缩、信贷歧视与民营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损失. 金融研究. 2009(08)

72. 会计准则变革与子公司盈余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2009(05)

73. 货币政策、企业成长与现金持有水平变化. 管理世界. 2009(03)

74. 公司治理与股权融资成本——单一与综合机制的治理效应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02)

75. 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 经济研究. 2009(01)

76. 金融海啸与现金为王”. 财会学习. 2009(01)

77. 学术研究、学术期刊及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11)

78.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提升了公司价值——来自H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济学(季刊). 2009(01)

79.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回顾、评述与展望——纪念我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周年.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10)

80. 上市公司操纵财务报表的七大动机. 新财经. 2008(10)

81. 如何定义成功的财务人?. 财务与会计. 2008(08)

82. 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经济研究. 2008(04)

83. 董事会规模、独立性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南开管理评论. 2008(02)

84. 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 管理世界. 2008(03)

85. 资产减值:稳健性还是盈余管理. 会计研究. 2007(12)

86. 资产减值:稳健性与盈余管理之争.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09)

87. 会计准则变迁与长期资产减值. 管理世界. 2007(08)

88.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经济研究. 2007(04)

89. 中介机构信息有效性、投资策略与资源合理配置——以经济观察研究院信任度指数为例. 会计研究. 2007(04)

90. 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研究:新近研究回顾. 中国会计评论. 2007(01)

91. 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世界. 2007(01)

92. 财务指标在股票投资决策中的有用性: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2006(06)

93. 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与收益波动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研究. 财经问题研究. 2006(11)

94. 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其潜在影响. 财会学习. 2006(11)

95. 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 会计研究. 2006(08)

96. 多元化与资本成本的关系——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会计研究. 2006(06)

97. 公司长期负债与投资行为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 2006(01)

98. 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研究:述评与展望. 会计研究. 2005(12)

99. 内部融资能力、外部融资限制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会计论坛. 2005(02)

100. 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经济研究. 2005(05)

101. 企业投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的关系——基于一项实验研究的发现. 管理世界. 2005(04)

102. 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问题研究述评——基于2003年权威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103. 股东-债权人冲突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述评.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4(06)

104. 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研究:回顾与评论(下). 财会通讯. 2004(11)

105.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管理世界. 2004(05)

106. 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研究:回顾与评论(上). 财会通讯. 2004(09)

107.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 经济研究. 2004(04)

108.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会计研究. 2003(10)

109. 北京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投资发展战略. 北京社会科学. 2003(03)

110. 审计意见、审计师变更与监管政策——一项以14号规则为例的经验研究. 审计研究. 2003(03)

111. 摇摆在公司价值与股东财富之间——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战略评价. 中国总会计师. 2003(02)

112. 从财务评价体系看上市公司价值决定——“双高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 会计研究. 2002(05)

113. 中国公众投资者信息需求之探索性研究. 经济研究. 2002(04)

114.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2002(01)

115. 会计信息与经营者选择关系之实证检验:A股与AB股上市公司间的比较. 经济科学. 2001(05)

116. 论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兼论财务战略及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会计研究. 2000(09)

117. 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 财会通讯. 2000(09)

118. 每日财务报告:有益的尝试. 会计研究. 2000(01)

 

科研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