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曲晓辉 |
经济学(会计学)博士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 美国富布莱特学者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电邮:xhqu@xmu.edu.cn 电话:+86-592-2181172 2185995 传真:+86-592-2181520 2181787 |
教育背景
1978–1982吉林财贸学院会计学学士
1984–1986厦门大学会计助教进修班
1986–1989厦门大学经济学(会计学)博士
研究领域
资本市场会计、财务会计与国际会计
近期发表的文章
一、出版著作:
1. 曲晓辉主编. 5 Language Dictionary with Pronunciation(五语会计学用语词典). 税务经理协会株式会社. 2013
2. 曲晓辉主编.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效果研究.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1
3. 曲晓辉主编. IFRS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Shanghai:Lixin Accounting Publishing House.2011
4. 曲晓辉主编. 中国会计国际化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5. 曲晓辉主编. 高级财务会计(第三版).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9
6. 曲晓辉主译.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与应用.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7. 曲晓辉主译.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案头参考:概览、准则摘要和词典.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8. 曲晓辉主编.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运用系列丛书.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9. 曲晓辉等著. 企业集团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10. 曲晓辉等著. 股权投资管理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11. 曲晓辉主编. 现代中国财务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12. 曲晓辉等著. 会计准则研究——借鉴与反思.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9
13. 曲晓辉主编. 中国商务环境.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6
14. 曲晓辉等著. 物价变动会计.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15. 曲晓辉主编. 论物价变动会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1
二、发表论文:
1. 从“债务担保”和“未决诉讼”探究会计领域的不确定事项——《或有事项信息披露及其经济后果:理论与实证》书评. 2019(17)
2. 后趋同时代的权益资本成本异质性分析. 会计研究. 2018(02)
3. 市场环境、公允价值输入值层次及估值技术. 会计之友. 2018(04)
4. 公允价值计量、投资者情绪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 当代财经. 2017(10)
5.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与股价同步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6. 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3)
7. Whos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reduces after IFRS convergence and why? Heterogeneity evidence from Chinese stock marke.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7(1)
8. 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工具国际准则的发展及启示. 会计研究. 2016(08)
9. 商誉减值与高管薪酬——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当代会计评论. 2016(01)
10. 商誉减值的盈余管理动机——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7)
11. 会计信息与分析师的信息解释行为. 会计研究. 2016(04)
12. 商誉减值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4)
13. 关联交易、外部监督与盈余持续性——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证券市场导报. 2015(09)
14. Value-relevance 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 Over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in China: The Suitability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in This Emerging Mark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15(2)
15. Response to the Discussant Comments on the “Value-Relevance of Earnings and Book Value Over the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in China: The Suitability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in this Emerging Marke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15(2)
16. 公允价值的预测能力研究——来自A股市场交易性金融工具的经验证据. 当代会计评论. 2015(01)
17. 论公允价值变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来自A股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经验证据.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18. 关联交易、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12)
19. 清心寡欲当学者. 财务与会计. 2014(10)
20. 制度变革、财务私有信息与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中大管理研究. 2014(03)
21. 银行真的能识别盈余管理吗?——基于银行借款合约的研究.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4(04)
22. 证券分析师评级、投资者情绪与公允价值确认的价值相关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2014(07)
23.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当代财经. 2014(07)
2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系统检验. 当代会计评论. 2014(01)
25.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研究——来自A股资本市场四个行业的数据. 会计之友. 2014(03)
26. 投资者情绪、资产证券化与公允价值信息含量——来自A股市场PE公司IPO核准公告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2013(09)
27. 公司营收计划自愿披露的市场反应. 当代会计评论. 2011(01)
28. R&D支出资本化:真实信号传递或盈余管理?.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01)
29. R&D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实施后果与执行动机——期权模型分析与检验. 会计之友. 2012(33)
30. R&D资本化选择动机与影响因素——来自高新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 税务与经济. 2012(05)
31. 董事长个人特征、代理成本与营收计划的自愿披露——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2012(07)
32. R&D投资迎合行为:理性迎合渠道与股权融资渠道?——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2012(02)
33. 政府控制、收入操纵与营业收入计划实现程度——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当代财经. 2012(02)
34.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财经论丛. 2011(03)
35. 会计准则执行的理论解释:整合与建构. 当代财经. 2011(04)
36. 公司业绩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11)
37. 论财务报表公允列报:内涵、标准与实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38. 公允价值反思与财务报表列报改进展望——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0年专题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观点综述. 会计研究. 2010(05)
39. Measuring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clustering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10(3)
40. 国外稳健性计量方法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0(01)
41. 是盈余稳健性还是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中国会计评论. 2009(04)
42. 上市公司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进行盈余管理吗?——基于与IFRS趋同后欧盟及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比较. 当代会计评论. 2009(02)
43. 操控性应计项目与盈余稳健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当代财经. 2009(09)
44. 论会计趋同化与差异性.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9(03)
45. 公司资产置换财务绩效特点变化及其计量属性规范实施效果. 会计研究. 2009(05)
46.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量方法拓展——模糊聚类分析法初探. 南开管理评论. 2009(01)
47. 会计改革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财会通讯. 2009(01)
48. 资本市场会计研究进展——“第八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资本市场会计研究”观点综述. 当代会计评论. 2008(02)
49.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程度——资产计价准则的经验检验. 中国会计评论. 2008(04)
50. The international harmonization progress of 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 A review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 2008(4)
51. 估值理论的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第七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估值:前沿与挑战”观点综述. 中国会计评论. 2008(01)
5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研究.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8(01)
53.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协调及其启示. 会计论坛. 2007(01)
54.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 2007(07)
55. 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关联方范围——仅受国家控制的主体之间是否应作为关联方披露其交易?. 财务与会计. 2007(09)
56. 第六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会计准则发展”综述. 中国会计评论. 2006(02)
57.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量化研究述评. 会计研究. 2006(02)
58. 论长期股权投资财务决策的税务问题.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6(01)
59. 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 当代财经. 2005(11)
60.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会计研究. 2005(05)
61. 会计准则全球发展的趋势与问题. 会计师. 2005(03)
62. 面向职业化要求:我国会计教育改革新取向——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的定位、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 财务与会计. 2005(01)
63. 税收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关系之辨析. 齐鲁珠坛. 2004(04)
64. 论会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会计研究. 2004(05)
65. 税收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关系之辨析. 会计研究. 2003(09)
66.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背景、动因、现状和趋势. 时代财会. 2003(05)
67.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的政治层面分析. 财务与会计. 2003(05)
68. 略论财务会计收益计量的责任——一个经典案例的寓意. 财会通讯. 2003(03)
69. 跨国投资财务决策的税务筹划. 财务与会计. 2003(03)
70. 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 会计研究. 2003(01)
71. 美国专业会计硕士教育情况及启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01)
72. 关于会计规范定位的思考. 财务与会计. 2001(10)
73.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 会计研究. 2001(09)
74. 股权投资会计规范初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75. 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 会计研究. 2000(04)
76. 跨国集团公司转让定价策略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转让定价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国际贸易问题. 1999(06)
77. 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建设问题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会计研究. 1998(09)
78. 股权投资的所得税会计问题. 财会月刊. 1998(08)
79. 纳税影响会计法之比较研究. 上海会计. 1998(01)
80. 试论具体会计准则及其社会影响. 财政研究. 1997(02)
81. 待转销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及其对财务揭示的意义. 中国经济问题. 1996(03)
82. 论所得税跨期摊配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限制——兼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 会计研究. 1996(05)
83. 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所有者权益(征求意见稿)》. 财会通讯. 1996(02)
84.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若干问题. 会计研究. 1995(08)
85. 关于会计期末对外币账户余额调整的问题. 财务与会计. 1995(07)
86. 关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实证研究. 财会通讯. 1993(09)
87. 股份公司财务报表的阅读方法. 财会通讯. 1993(04)
88. 大中型零售商业企业库存商品评估方法与程序的探讨. 财会月刊. 1992(09)
89. 论中国会计国际化. 财务与会计. 1992(08)
90. 试论我国会计对当前物价变动的可能反应方式. 会计研究. 1991(02)
91. 物价变动会计的基本规则(定理). 财会通讯. 1990(01)
92. 关于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情况的调查报告. 中国经济问题. 1989(05)
93. 关于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制度改革. 财会通讯. 1988(12)
科研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