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回顾 | “冠亚·群贤”交叉学科工作坊第七十二讲

时间:2025-11-21 浏览:


    2025年11月11日晚,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简称会计中心)、厦门大学会计学系与MPAcc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七十二讲“冠亚·群贤”交叉学科工作坊在厦门大学嘉庚二号楼512室举行。本期邀请国投智能首席科学家,福建省电子数据存取证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汉祥先生作题为“走进人工智能世界”的报告。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刘峰教授、熊枫副教授等近 50 人参与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刘峰教授致欢迎辞。他指出,当前会计研究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会计学科的研究范式与实践路径。会计研究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在真实社会场景中的应用逻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回应时代需求


 


    在报告环节,江汉祥先生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最新发展脉络。他指出,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已形成“能源→算力→模型”的链条式格局,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为人工智能产业突围提供了重要战略窗口。产业应用层面,江汉祥先生现场展示了生成式大模型在多场景的快速落地成果:其可在10分钟内完成特斯拉与比亚迪150页英文年报的拆解、翻译及财务指标对比,此外,相关技术也应用于公文写作、智慧政务等领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针对科研模式变革,江汉祥以2023年诺贝尔奖为例,阐明大模型正成为推动基础科研革新的关键工具。同时,他也聚焦AI安全问题,以香港2024年AI诈骗案为例,指出深度伪造技术当前已呈现出低成本、易操作的特点,而这一技术特征直接导致当前人工智能领域面临模型攻击、深度伪造等安全风险。



    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大模型幻觉”“数据安全与私有化部署”“AI治理”等热点问题踊跃提问。江汉祥先生结合自身研究与产业经验逐一回应。


    讲座尾声,刘峰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会计,但会计研究必须主动理解并运用人工智能,才能避免“被边缘化”。刘峰教授鼓励在场师生以本次讲座为契机,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会计、审计与治理场景中的研究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