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心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情况
时间:2012-01-27 浏览:次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发表刊物 | 发表刊期 |
1 | Effects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st of | 陈汉文 |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 2011.09 |
2 | 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 | 董望;陈汉文 | 审计研究 | 2011.08 |
3 | 后萨班斯法案时代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展望 | 陈少华 | 开发研究 | 2011.02 |
4 | 公允价值应用过程的风险分析及控制——基于投资者的视角 | 王曙亮;陈少华 | 当代财经 | 2011.06 |
5 | 政治联系、预算软约束与政府补助的资源配置效率 | 郭剑花;杜兴强 | 金融研究 | 2011.02 |
6 | 商誉的性质及其确认问题探讨 | 杜兴强;杜颖洁;周泽将 | 会计研究 | 2011.01 |
7 | 政治联系、审计师选择的地缘偏好与审计意见 | 杜兴强;周泽将;杜颖洁 | 审计研究 | 2011.04 |
8 | 幸福感、社会资本与代理成本 | 修宗峰;杜兴强 | 中国工业经济 | 2011.07 |
9 | 政治联系、过度投资与公司价值 | 杜兴强;曾泉;杜颖洁 | 金融研究 | 2011.08 |
10 | 政治联系、最终控制人、制度环境与银行借款——基于国有上市公司2004-2008年的经验证据 | 周泽将;杜颖洁;杜兴强 | 当代经济科学 | 2011.05 |
11 | “关系”、会计信息与银行信贷——信任视角的理论分析与初步证据 | 雷宇;杜兴强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08 |
12 | “差序格局”与会计信息——理论分析与中国近代的历史证据 | 雷宇;杜兴强 | 当代财经 | 2011.07 |
13 | Buy,Lie,or Die: an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ST Firms | 杜兴强 |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 2011.08 |
14 | 关键高管的政治联系是否有助于民营上市公司打破行业壁垒 | 杜兴强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11.01 |
15 | 政治联系、涉案行为与审计意见 | 杜颖洁;杜兴强 | 管理学报 | 2011.02 |
16 | 恶性增资决策的个体异质性研究及其管理启示 | 蔡闽;傅元略 | 财经问题研究 | 2011.07 |
17 | 管理者过度自信、税盾拐点与公司绩效 | 黄莲琴;傅元略;屈耀辉 | 管理科学学报 | 2011.04 |
18 | 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 | 黄莲琴;屈耀辉;傅元略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10 |
19 | 金融危机冲击、财务柔性储备和企业融资行为 | 曾爱民;傅元略;魏志华 | 金融研究 | 2011.01 |
20 | 如何采取恰当的会计处理去解决财务报表中双重计量的矛盾 | 葛家澍 | 财会学习 | 2011.11 |
21 | 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 葛家澍;王亚男 |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11.01 |
22 | 反映企业得经济真实: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 | 葛家澍 |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11.01 |
23 | 会计中的价值与成本问题 | 葛家澍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 2011.01 |
24 | 论现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 | 葛家澍 | 审计与经济研究 | 2011.01 |
25 | 论企业财务报告的性质及其信息的基本特征 | 葛家澍;刘 峰 | 会计研究 | 2011.12 |
26 |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新篇章——评美国FASB第8号概念公告 | 葛家澍;陈朝琳 | 会计研究 | 2011.03 |
27 | 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报告主体概念 | 葛家澍 | 会计研究 | 2011.06 |
28 | 关于财务报表列报问题-兼评IASB&FASB关于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信息的讨论稿 | 葛家澍 | 财会学习 | 2011.01 |
29 | 论创新型会计人员培养机制设计 | 郭晓梅 | 中国教育导刊 | 2011.12 |
30 | On development of tradable permits in the power industry | 郭晓梅 | Energy Procedia | 2011.06 |
31 | 常旅客计划的会计处理及思考 | 黄炳艺;姚鹿鸣 | 财会学习 | 2011.08 |
32 | 公司治理与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决策关系研究 | 戚晓曜;黄炳艺;王泽填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08 |
33 | 过程竞争与技术创新的动力 | 周 波;于立宏;黄炳艺 |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11.10 |
34 | 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其经济绩效研究 | 黄炳艺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 2011.01 |
35 | 我国企业境外所得税间接抵免制度问题及对策分析 | 黄炳艺 | 投资研究 | 2011.05 |
36 |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Board structure and disclosure q | 李常青 |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 2011.06 |
37 | Family control, institutional enviornment and cash dividend | 李常青 |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 2011.06 |
38 | 集团公司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关键 | 李常青;卞晶晶 | 当代经济 | 2011.10 |
39 | 媒体“轰动效应”:传导机制、经济后果与声誉惩戒 | 熊艳;李常青;魏志华 | 管理世界 | 2011.10 |
40 | 现金流管理研究现状评价及展望 | 熊艳;李常青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11.02 |
41 | 拜托债权人还是拜托机构投资者 | 熊艳;李常青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1.07 |
42 | 福耀玻璃再融资 | 李常青;陈江宁 |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 2011.03 |
43 | 国外大学财务报告的对比与借鉴——基于美、英、澳新西兰四国大学年报的分析 | 李建发 | 教育财会研究 | 2011.02 |
44 | 后趋同时期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发展——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 曲晓辉;丁庭选;肖虹 | 会计研究 | 2011.05 |
45 |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 高利芳;曲晓辉;张多蕾 | 财经论丛 | 2011.06 |
46 | 会计准则执行的理论解释:整合与建构 | 高利芳;曲晓辉 | 当代财经 | 2011.04 |
47 | 海峡两岸会计合作交流、准则趋同与等效互认:机遇与逃战——第三届海峡论坛之两岸会计论坛观点综述 | 陈 旻;曲晓辉;王淑霞 | 会计研究 | 2011.07 |
48 | 论以个体欲望为动力的市场经济之有效徃与有限性 | 吴水澎;戴泽伟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 2011.04 |
49 | 《会计文化学概论》序 | 吴水澎 | 会计之友 | 2011 |
50 |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关于历史财务信息悖论的解读 | 吴水澎;戴泽伟 | 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06 |
51 | 后趋同时期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发展——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 肖虹 | 会计研究 | 2011.05 |
52 | 信息竞争抑或信息补充:证券分析师的角色扮演----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 薛祖云;王冲 | 金融研究 | 2011.11 |
53 | 股权结构与择时披露 | 王艳艳;于李胜 | 南开管理评论 | 2011.05 |
54 | 美国联邦政府会计 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启示 |
田五星;张国清 | 财会月刊 | 2011.11 |
55 | ERP系统实施、制度背景与会计信息质量 | 周元元;庄明来;汪元华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2011.03 |
56 | CPA行业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构建 | 庄明来;汪元华 | 财会月刊 | 2011.09 |
57 | 我国XBRL研究的十年回顾:2001-2010 | 庄明来;魏森淼 | 会计之友 | 2011.07 |
58 | 会计流程绩效评价与实施过程研究 | 汤四新;庄明来 | 当代财经 | 2011.02 |
59 | 论会计系统的信息审计 | 庄明来 | 财会通讯 | 2011.11 |
60 | IT风险及控制的应对与合规工作探究 | 周元元;庄明来 | 现代管理科学 | 2011.11 |
61 | 企业业务报告新模式:REA与XBRL GL 协同 | 庄明来;汪元华 | 现代管理科学 | 2011.12 |
62 | 我国XBRL研究的现状:基于2001-2010年的文献分析 | 魏森淼;庄明来 | 现代管理科学 | 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