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度中心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情况
时间:2004-01-22 浏览:次
一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17篇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发表刊物 | 发表刊期 |
1 | 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 | 曲晓辉 | 会计研究 | 2003.01 |
2 | 美国安然事件的经济背景分析 | 葛家澍 | 会计研究 | 2003.01 |
3 |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畸形性及其解读 | 杜兴强 | 会计研究 | 2003.02 |
4 | 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 | 葛家澍 | 会计研究 | 2003.03 |
5 | 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剖析 | 黄世忠 | 会计研究 | 2003.06 |
6 |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态度及对策探讨 | 杜兴强 | 会计研究 | 2003.07 |
7 | 回顾与评介——AICPA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的研究 | 葛家澍 | 会计研究 | 2003.11 |
8 | 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 | 吴联生(兼) | 会计研究 | 2003.01 |
9 | 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 魏明海(兼) | 会计研究 | 2003.02 |
10 | 网络时代的适时财务监控与公司治理 | 傅元略 | 南开管理评论 | 2003.01 |
11 |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急性品牌再造综合症”的成因与启示 | 杜兴强 | 审计研究 | 2003.04 |
12 | 论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详细审计 | 庄明来 | 审计研究 | 2003.06 |
13 | 利益协调与审计制度安排 | 吴联生 (兼) | 审计研究 | 2003.02 |
14 | 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四大局限 | 李若山(兼) | 审计研究 | 2003.04 |
15 | 论适时财务监控机制的涵义、特性及结构 | 傅元略 | 厦门大学学报 | 2003.02 |
16 | 独立董事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 | 陈汉文 | 厦门大学学报 | 2003.05 |
17 | 企业集团财务资源协同管理效应的度量 | 傅元略 | 厦门大学学报 | 2003.09 |
一般刊物上发表文章28篇
论文 | 作者 | 发表刊物 | 发表刊期 | |
1 | 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可能影响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 | 2003.01 |
2 | 略论财务会计收益计量的责任 | 曲晓辉 | 财会通讯 | 2003.03 |
3 | 会计信息、公司治理及产权博弈 | 杜兴强 | 财会通讯 | 2003.04 |
4 | 如何制定科学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 陈少华 | 财会通讯 | 2003.06 |
5 |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与基本程序(一)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 | 2003.07 |
6 |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与基本程序(二)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 | 2003.08 |
7 |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与基本程序(三)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 | 2003.09 |
8 | 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 | 2003.10 |
9 | 会计信息研究的开拓性探索 | 吴水澎 | 财会通讯 | 2003.10 |
10 | 分业经营抑或混业经营 | 黄世忠 | 财会通讯 | 2003.10 |
11 |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与基本程序(四)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 | 2003.11 |
12 | 论人文主义思潮与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 余绪缨 | 财会通讯 | 2003.11 |
13 | 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与基本程序(五)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 | 2003.12 |
14 | 受托责任、信息披露与规则安排 | 陈汉文 | 财会通讯 | 2003.12 |
15 | 美国HPL技术公司财务舞弊案及其启示 | 黄世忠 | 财务与会计 | 2003.02 |
16 | 跨国投资财务决策的税务筹划 | 曲晓辉 | 财务与会计 | 2003.03 |
17 | 内审——揭开“世通”黑幕 | 黄世忠 | 财务与会计 | 2003.06 |
18 |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 | 黄世忠 | 财务与会计 | 2003.07 |
19 | 世通舞弊案的警示 | 黄世忠 | 财务与会计 | 2003.08 |
20 | 提防收入确认陷井——美国在线收入操纵手法剖析 | 黄世忠 | 财务与会计 | 2003.11 |
21 | 网络供需链下财务经理所需的新技能 | 傅元略 | 福建财会 | 2003.05 |
22 | 信息新技术环境下会计更需要诚信 | 庄明来 | 福建财会 | 2003.1 |
23 | 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性质与框架 | 陈汉文 | 会计之友 | 2003.01 |
24 | BPR:企业过程再造及其在组织际企业过程中的运用和内部控制 | 刘震宇 | 上海会计 | 2003.06 |
25 | 会计诚信分析的新框架:法学视角 | 吴水澎 | 上海会计 | 2003.07 |
26 | 注册会计师审计:诚信与利益的艰难抉择 | 杜兴强 | 审计理论与实践 | 2003.02 |
27 | 证券分析师、定价机制与利益冲突 | 陈汉文 | 审计与理财 | 2003.06 |
28 | 锦州港、毕马威与审计模式 | 陈汉文 | 审计与理财 | 2003.07 |
29 | 欧亚农业、安达信与职业判断 | 陈汉文 | 审计与理财 | 2003.08 |
30 | 宝钢业绩、交易创新与审计决策 | 陈汉文 | 审计与理财 | 2003.09 |
31 | 安然事件、审计独立性与程序公平 | 陈汉文 | 审计与理财 | 2003.10 |
32 | 详细规则基础与基本原则导向辨析 | 陈汉文 | 审计与理财 | 2003.11 |
33 | 会计理论与研究方法 | 吴水澎 | 时代财会 | 2003.01 |
34 |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背景、动因、现状和趋势 | 曲晓辉 | 时代财会 | 2003.05 |
35 | 美国专业会计硕士教育情况及启示 | 曲晓辉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2003.01 |
36 | MPA教育——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趋势 | 曲晓辉 | 中国经济评论 | 2003.08 |
37 | 审计全新思路:战略系统审计模式 | 杜兴强 | 中国审计 | 2003.07 |
38 | 企业家人力资源的创新计量 | 杜兴强 | 中国审计 | 2003.09 |
39 | 研究开发费用化的困境及审计中的估价模型问题研究 | 杜兴强 | 中国审计 | 2003.11 |
40 | 安达信对世界通信公司审计失败原因剖析 | 黄世忠 | 中国注册会计师 | 2003.06 |
41 | 施乐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剖析 | 黄世忠 | 中国注册会计师 | 2003.07 |
42 | 南方保健审计失败案例剖析 | 黄世忠 | 中国注册会计师 | 20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