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果 | 刘峰等:去芜存菁 做优做宽——全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1日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学院会计系刘峰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研究生张人哲、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成瑾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叶凡博士、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史文博士合作题为《去芜存菁 做优做宽——全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的论文,在《中国注册会计师》(2023年第8期)正式刊出。






01



全文背景


        注册会计师是服务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专业力量,人才是行业的第一资源,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但当前行业人才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服务国家建设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近年来财政部、中注协等机构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胜任能力指南》等支持性文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行业人才梯队、胜任能力体系、知识体系、注册会计师行业全生命周期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为此,有必要探索行业人才培养周期中不同阶段(进入期、成长期、领导期、退出期)的关键影响因素及最新发展趋势,以供相关部门、行业机构参考。



02



内容概要


        本文对行业内44位事务所合伙人及高级经理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并由中注协向全国范围内的注册会计师发放访谈问卷(收回193份有效匿名问卷)。研究发现:(1)在进入期,专业对口是人才进入注会行业的首要原因,但行业吸引力优势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减弱;(2)在成长期,财会素质、学习能力与团队协调是事务所选拔员工的基本要求,并且员工的IT技术熟练度及大数据分析能力相较于业务拓展能力更重要;(3)在领导期,一体化整合、风险判断与应变成为当前事务所考验合伙人的新指标,但合伙人的组织领导力、个性化专长依然关键;(4)在退出期,工作压力、薪酬差距以及其他行业的虹吸效应是驱使从业者离开的重要原因。



03




政策建议

        通过调研与问卷,本文发现当前行业人才培养也存在诸如行业吸引力优势下降、工作强度与人才流失率较高、行业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等发展困境。在收集整理了受访者意见后,本文认为未来行业人才培养应注重:(1)坚定职业信念、提升行业优势,特别注意加强对行业的正面宣传,提高CPA证书的含金量;(2)引导有序竞争、充实后续教育,特别需要加强对压价竞争的会计师事务所严肃追责,以及发展后续职业教育的多样性;(3)扎实质量基础、关注行业风险,特别是有关部门需要为行业提供一个较为弹性的监管环境,并从法律制度层面为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法律保障和司法救济。



往期推荐


中心成果 | 杜兴强等:CEO-审计师方言关联是否会引发审计意见购买


中心成果 | 李建发等:职工变革认知、内部控制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效果




中心成果 | 许欣、熊枫等:运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企业舞弊:来自GONE理论框架的证据

中心成果 | 罗进辉、刘玥:独立董事的声誉机制在中国适用吗?


中心成果 | 叶凡、史文、刘峰:审计风格:一个探索性的分析框架


中心成果 | 曲晓辉、张国华: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与经济发展——中国上市公司采用的证据

中心成果 | 刘馨茗、郑祯等:多重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有效性


中心成果 | 陈文川,李文文,李建发,范樟妹:官员金融经历能否促进地区实体经济“脱虚向实”

中心成果 | 刘馨茗等:监事主动辞职与审计师变更


中心成果 | 熊枫等:创新者还是麻烦制造者?中国网约车企业伦理争议、合法化与制度化的共同演进

中心成果 | 于李胜等: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中国上市公司舞弊研究
中心成果 | 刘峰等:因“类”制宜?国企高管职业前景评估下的投资选择

中心成果 | 李胜难、刘峰等: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后是否做强?基于审计团队和审计质量的视角

中心成果 | 杜兴强、张乙祺、陶和锌和赖少娟:审计师如何评价伪善?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中心成果 | 沈哲等:竞争法和全球企业的风险承担

中心成果 |  翟伟欢等: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

中心成果 |  刘馨茗等: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会计信息质量

中心成果 |  李建发、袁璐等:政府财会监督与企业税收规避——来自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中心成果 |  罗进辉、刘玥等: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研究

中心成果 |  刘峰、张诗怡:财务报告的共通性:术语·由来·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