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果 | 刘峰等:回到最基础的问题——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
时间:2024-03-01 浏览:次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学院会计系刘峰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袁红博士、苏雅拉巴特尔博士研究生以及合作者的论文《再论财务报告的目标——兼评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在《会计研究》(2023年第4期)正式刊出。

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尽管这份规定主要是关于数据资源的讨论,但它涉及到的基础问题是:企业提供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什么。
企业为什么要对外提供财务报告?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目标对象或使用者是谁?企业需要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才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进一步,准则中所采用的“向使用者提供对他们决策有用的信息”,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法定义务?还是类似于互联网上所出现的“舆论绑架”?
目前,会计学术研究已经是一项“精密且复杂”的“技术活”,大量的学术文献引用多个学科的理论、采用各种高深的方法来讨论非常精妙的研究问题,但是,学术研究也需要正面一些最基础的问题,包括财务报告的目标。
一方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会计准则都将财务报告的目标表述为“决策有用性”,并宣称以此为基础来制定会计准则;另一方面,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相关的机构如公司财务人员、审计师等被问责,不是因为其“决策有用性”程度不足,而是所提供的财务报告存在虚假陈述等。换言之,“决策有用性”只是一种要求,不是具有约束力的规定性。
基于此,借鉴哲学上的“本体论”术语,本文提出财务报告的双重目标:本体目标和愿景目标。“决策有用性”是一种愿景目标,是期望达到的境界;而财务报告的本体目标应该是“如实反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资本市场上,让审计师、企业财务人员和法人代表承担与财务报告相关法律责任的,就是未能做到如实反映。
从如实反映角度出发,可以对数据资源的会计问题、目前广泛讨论的ESG问题、数智化时代财务报告问题等,提出不同的方向性意见。
或许,这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出一个新的尝试方向:让我们用简单、朴实的方式,研究学科研究最基础的问题!
全文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HboJJBuTKtRTqw1XOUWAwsQkAY-ICY988IfVZNx9kp56ScaL4tfHc0Bu1_I2dutbFOcsB5nGeFzw6YWq1ynSMxRwmmTVqk1yJ2aJnC5xuxi2B89MINSuRQ0Y6llW7BpxLGx_xLMEqow=&uniplatform=NZKPT
往期推荐
中心成果 | 熊枫等:创新者还是麻烦制造者?中国网约车企业伦理争议、合法化与制度化的共同演进
中心成果 | 李胜难、刘峰等: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后是否做强?基于审计团队和审计质量的视角
中心成果 | 杜兴强、张乙祺、陶和锌和赖少娟:审计师如何评价伪善?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中心成果 | 李建发、袁璐等:政府财会监督与企业税收规避——来自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中心成果 | 罗进辉、刘玥等: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研究
中心成果 | 刘峰、张诗怡:财务报告的共通性:术语·由来·绸缪
中心成果 | 刘峰等:去芜存菁 做优做宽——全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中心成果 | 李建发等:政府运行成本与地方营商环境——优化抑或恶化?
中心成果 | 刘峰等:审计的性质——从PCAOB检查报告谈起
中心成果 | 王荔红等:关联独董辞职对同行企业债务成本溢出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