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果 | 张国清等: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环境治理: 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
时间:2024-09-12 浏览:次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张国清教授与团队合作的论文“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环境治理: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在《管理科学》第36卷第6期刊发。

中国政府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企业环境治理的监管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机构投资者理应具备足够动机参与企业环境治理。而实际上机构投资者能否对企业环境治理发挥积极监督和促进作用,该作用是偏向于环境治理的过程维度还是结果维度,即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环境治理的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这些问题还有待探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股东积极主义,从企业环境治理的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出发,以2011年至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并手工收集环境治理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环境治理及其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基于企业产权、行业和企业外部环境治理进行异质性分组分析,并从筛选行为和股东积极主义行为两方面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该影响仅体现在企业环境治理的结果维度,在企业环境治理过程维度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治理及其结果维度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和外部环境治理较好的企业。此外,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治理及其结果维度的影响机制是股东积极主义行为,而非筛选股票的被动行为。基于环境治理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的异质性特征视角,探究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治理不同维度的影响,不仅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对参与企业环境治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偏好,为深入理解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而且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环境治理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对于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环境治理监督机制具有启示意义。
全文链接:
往期推荐
中心成果 | 熊枫等:创新者还是麻烦制造者?中国网约车企业伦理争议、合法化与制度化的共同演进
中心成果 | 李胜难、刘峰等: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后是否做强?基于审计团队和审计质量的视角
中心成果 | 杜兴强、张乙祺、陶和锌和赖少娟:审计师如何评价伪善?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
中心成果 | 李建发、袁璐等:政府财会监督与企业税收规避——来自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中心成果 | 罗进辉、刘玥等: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金融投资的影响研究
中心成果 | 刘峰、张诗怡:财务报告的共通性:术语·由来·绸缪
中心成果 | 刘峰等:去芜存菁 做优做宽——全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中心成果 | 李建发等:政府运行成本与地方营商环境——优化抑或恶化?
中心成果 | 刘峰等:审计的性质——从PCAOB检查报告谈起
中心成果 | 王荔红等:关联独董辞职对同行企业债务成本溢出效应研究
中心成果 | 刘峰等:数智化与市场平权——以游戏驿站和中远海控为例
中心成果 | 刘媛媛等:收益抑或损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中心成果 | 刘峰等:回到最基础的问题——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讨论
中心成果 | 刘峰等:数智化与商业模式:从功能价值到情绪价值——以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为例
中心成果 | 曲晓辉等:会计职业教育体系层次定位与职业本科会计人才培养
中心成果 | 沈哲和刘馨茗等:审计委员会股权激励与股价崩盘风险
中心成果 | 郑祯和孟庆玺等:客户管理者短视与供应商风险承担——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