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2012年第一期
时间:2012-02-13 浏览:次
★ 学术活动
Ø
Ø
Ø
★ 重大项目进展报告
重大项目之一:“创意经济”与管理及管理会计创新问题研究
项目负责人:傅元略
本课题已申请结题。
重大项目之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项目负责人:李常青
本课题已申请结题。
重大项目之三: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检验
项目负责人:曲晓辉
本课题已申请结题。
阶段性成果:“政府控制、收入操纵与营收计划实现程度——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公司的营业收入指标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政府的政绩考核和政府控制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有重要影响。本文以自愿披露了2009或2010年度营业收入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控制公司和非政府控制公司在营业收入计划实施行为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公司收入操纵程度越大,公司营业收入计划实现程度越高。进一步分析表明,相对于非政府控制公司,政府控制公司收入操纵程度对营业收入计划实现程度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现有公司行为和收入确认的研究视角,增进了转型经济背景下对政府控制与非政府控制公司行为差异的认知。
重大项目之四: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
项目负责人:孙谦、张国清
本项目正在结题中,预计2012年7月份能够提交最终的研究报告。在前期和中期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将相继完成若干子课题的研究,在跟踪最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项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理顺各个子课题之间的关系,最终整合成一份研究报告。以下是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阶段性成果: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绩效:基于内部代理问题的视角
内容提要:根据内部代理理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公司内部契约效率,减轻企业内部代理问题,降低内部代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公司风险和信息风险,使得公司更容易筹资,进而提高公司绩效。本研究基于我国2007-2010年期间自愿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并获得标准或非标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公司的年度样本1668个以及控制样本4985个,用是否披露标准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代表内部控制质量,采用Heckman(1979)二阶段回归方法克服带有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发现如果公司披露了无保留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其公司绩效更高,并且,与针对财务报告(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无保留内控审计意见相比,针对所有(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无保留内控审计意见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更明显。本研究有利于评价自愿性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为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提供证据支持和政策参考。
重大项目之五:制度环境、会计准则变迁及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与契约有用性研究
项目负责人:杜兴强
阶段性成果一:幸福感、社会资本与代理成本(修宗峰、杜兴强,《中国工业经济》,2011.07,107-117)
幸福感是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但较少研究关注幸福感对公司治理行为影响的经济后果。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在对幸福感与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次检验了幸福感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区幸福感能够显著降低地方政府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与之相反,地区幸福感加剧了民营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并从幸福感的社会资本视角对地区幸福感与代理成本的关系进行了解读。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企业代理成本问题的研究积累,研究结论对于国民福利的公共政策和企业员工福利计划的制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阶段性成果二:完成论文““发审委”联系、潜规则与IPO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投稿中)
立足于中国资本市场证券发行审核管制改革的制度背景及由此衍生的“潜规则”,本文手工搜集了2006-2010年期间拟IPO公司所具有的“发审委联系”的数据,实证研究了IPO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相关的两个关键问题:(1)发审委联系是否显著增加了拟IPO公司过会的概率?(2)发审委联系的公司,IPO后相对于IPO前的业绩变化是否显著地更差?研究结果表明,发审委联系的确显著增加了拟IPO公司的过会概率,且过会概率与发审委联系强度显著正相关;此外,会计师联系与律师联系均显著提高了拟IPO公司的过会概率。进一步,公司IPO后相对于IPO前的业绩变化与发审委联系及其强度显著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证监会进一步改革IPO发审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阶段性成果三:完成了研究论文“自愿审计、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侧重于探讨半年报自愿审计对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的影响(投稿中)。
重大项目之六:我国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师信息引导机制及其监管研究
项目负责人:薛祖云
2011年第四季度,课题组成员关注证券市场的信用评级机制。从已有的文献中,我们注意到,多数学者认为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专业分析师很难做到客观评级,只是沿用普通评级方法和程序,其评级结果一般都偏高,对证券投资者形成了误导,催生了投资泡沫。这种情况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也出现过,如:在 2007 年第三季度,华尔街CDO产品的违约率快速上升,市场中开始意识到CDO产品的高风险性,但分析师并没有根据市场下调评级级别;在新世纪初的巨额财务丑闻中,很多分析师在安然破产前就已经注意到了安然的财务异常状况,但截至 2000年8月,18位有利益关系的分析师中有 13 位仍推荐安然股票为强力买进。分析师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
现有文献对于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模棱两可,一方面,部分学者支持信息竞争假说(information competition),;而另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由于分析师受到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使之能够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能够有效的识别,同时帮助广大投资者解读嵌入(embedded)在盈余报告中的内在信息,进而通过分析报告发布这种补充的信息。那么,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他们的市场功能到底是侧重于信息竞争?还是倾向于信息补充?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是什么在影响分析师在资本市场的角色扮演?这些问题自分析师研究兴起以来,一直困扰着学界,时至今日,答案依旧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我们尝试从市场信息的角度出发,通过考察在盈余公告当日信息含量以及前后5周内分析师预测的信息含量之间的交互影响,探索了信息竞争和信息补充这两种角色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分析师的这两类功能并不矛盾,在盈余公告前,分析师更倾向于披露年报中尚未披露的信息,扮演着和盈余公告信息竞争的角色;而在盈余公告后,分析师更倾向于进一步解读年报中的相关信息,从而扮演信息补充的角色。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课题研究成果“信息竞争或信息补充:证券分析师的角色扮演—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一文已发表在《金融研究》2011年第11期。
重大项目之七: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指数研究
项目负责人:陈汉文
本阶段按照项目计划,在前期文献梳理工作基础上,进行调研和收集数据,有步骤地针对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成形文章待发表。
重大项目之八:行业经济周期,R&D投融资行为与公司价值
项目负责人:肖虹
2011年度取得的部分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指导完成博士论文一篇, 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论文一篇, 权威刊物拟刊登论文一篇。
阶段性成果一:肖虹,2011,经济波动下公司R&D投资时机选择——基于中国中小企业版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第十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本文检验发现,与多数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据不同,中国上市公司R&D投资时机选择具有显著的反周期性特点,其投资业绩效应也具有周期不对称性。同时,管理者的情境性决策心理对该反周期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上述研究结论以及基于转轨经济背景的解读,对于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经济波动期间中国公司R&D投资决策的真实情况与机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阶段性成果二:肖虹,曲晓辉,R&D投资迎合行为:理性迎合渠道与股权融资渠道?----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权威刊物拟于2012年1月刊登。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行为互动视角,逐层递进地研究: ①公司R&D投资行为是否具有误定价的迎合性? 其在中国制度环境下有何特点?② 在中国转轨制度环境下,理性迎合渠道和股权融资渠道是否是误定价影响公司R&D投资的路径?是否是形成R&D投资迎合行为与盈余管理行为关联性的基础? 总体而言,本文研究结果支持了公司R&D投资迎合行为假说,发现在中国转轨制度背景下,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股市价格变化对其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影响有限,R&D投资迎合行为的实施主体为民营控制上市公司。同时,误定价影响R&D投资的传导机理与股权融资渠道密切相关,与股票市场外部治理压力下的理性迎合渠道不显著相关,不存在公司管理者为最大化股权薪酬利益而迎合投资者短视的R&D投资行为。此外,R&D投资迎合行为与盈余管理行为间的关联性,与理性迎合投资者短视需求无关,主要通过股权融资渠道而结合,具有股权融资动机的公司通常会采取盈余管理行为配合其R&D投资迎合行为。Polk and Sapienza(2009)关于“公司股东短视程度越大,则操控性应计项目与随后公司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越敏感”的结论,对中国公司R&D投资迎合行为而言并不成立。本文上述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关新兴转轨经济国家的经验证据,增进了对R&D投资迎合行为机理的认识,丰富了转型经济国家投资理论研究,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深刻影响。
阶段性成果三:洪琳琳,2011,政府科技政策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重大项目之九:企业集团风险管控的会计内部报告研究
项目负责人: 陈少华
该项目已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1JJD790006
重大项目之十:非市场的控制权转移
项目负责人: 刘峰
该项目已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为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1JJD79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