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

    2022-05

    人才培养 | 博士生蓝一阳在《管理科学学报》发表论文

    会计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蓝一阳,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于李胜教授与合作者合作撰写的论文“盛名难副:明星CEO与负面信息隐藏”在《管理科学学报》2021年第5期正式刊出。文章以2009—2016年媒体发布的CEO奖项作为明星CEO的代理变量,以股票收益率的负偏度作为隐藏负面信息的代理变量,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CEO上榜后更可能隐藏负面信息,导致随后年度股票收益率负偏度显著增大;明星CEO上榜后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显著增加,...

  • 28

    2022-04

    人才培养 | 博士生陶然在《会计研究》发表论文

       会计学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陶然与会计学系/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刘峰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债权人信息需求与高质量信息供给——基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的经验证据”在《会计研究》2021年第2期正式刊出。   会计信息质量是供需双方博弈的结果,而债权人对信息供给的影响,往往掺杂特定债务人个体风险。该文利用债券“刚性兑付”打破导致的债券投资者风险意识变化的特殊场景,检验了债权人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的关系。该文发现,“刚性兑付”...

  • 25

    2022-04

    人才培养 | 熊枫副教授与博士生许欣在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发表论文

    会计学系/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熊枫副教授与2017级博士研究生许欣、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安哲副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Using Machine Learning to Predict Corporate Fraud: Evidence Based on the GONE Framework”在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上正式在线刊出。如何准确预测企业的违规行为是一个经典的商业道德问题。基于GONE理论框架,本文识别了一系列与企业违规行为相关的变量,并将其归类为贪婪型变量(Greed-related variables)、...

  • 24

    2022-04

    人才培养 | 博士生张颖在《金融研究》发表论文

    会计学系2017级直博生张颖的学术论文(与导师合作)《独立董事返聘与公司违规: “学习效应”抑或“关系效应”?》在《金融研究》2021年第4期正式刊出。本文关注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后离任、但经过一段“冷却期”后再次被原上市公司返聘的现象( “独立董事返聘”) 。本文以200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独立董事返聘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究竟是基于“学习效应”的抑制效果还是基于“关系效应”的助长效果。研究发现: (1)对独立董事返聘的公司而言,...

  • 22

    2022-04

    人才培养 | 博士研究生黄泽悦在《管理世界》发表论文

    会计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黄泽悦与会计学系/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罗进辉教授、硕士研究生李向昕合作撰写的论文《中小股东“人多势众”的治理效应——基于年度股东大会出席人数的考察》在《管理世界》2022年第4期正式刊出。尽管投资者保护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权益而中小股东消极不作为的局面却未发生实质转变。在中国“散户型”投资者结构下,如何将中小股东人数众多的基本特征转化为其有效参与公司治理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 10

    2022-04

    工作简报2022年第1期

  • 08

    2022-01

    工作简报2021年第4期

  • 08

    2022-01

    2021年第二期成果简报

  • 31

    2021-12

    2021年度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8

    2021-10

    工作简报2021年第3期

     2021年第3期(总第82期)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