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25-01
黄俊,《财经研究》编辑部
《财经研究》的“三个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着力缩短审稿周期;对每一篇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进行广泛宣传。
李陈华,《审计与经济研究》编辑部
强调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关键在于回归理论的本质——注重逻辑阐述。我们应摆脱单纯对数量关系的过度追求,深入梳理学术思想,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
李祎博,《管理科学》编辑部
作为编辑,在审核稿件时,我会重点关注理论基础是否扎实,假设是否合理,理论与实际结合是否紧密,变量选择是否得当,以及理论贡献是否突出。
吕敏康教授,《会计论坛》编辑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论坛》的特色在于,强调文化和历史层面而非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计划开设教学改革专栏,推进将业务系统与教学体系融合。
张新一,CJAR 编辑部
CJAR 明确稿件偏好,致力于成为中国会计自主知识体系的国际化展示平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稿件提供出口。同时,期望成为在英文期刊中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制度背景及相关问题的首选素材库。
白云霞教授,同济大学
在选题上,学者需深入实践,走进企业、政府部门开展调研;论文研究成果的呈现与传播方式创新也很重要;学者要有担当,承担起研究重大问题的历史使命。
蔡宁教授,厦门大学
将新兴技术融入研究,我们或有机会与西方并肩,甚至实现超越。在未来利用人工智能开展会计、审计、财务及投资项目组合研究时,这或许能成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切入点。
崔学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随着大数据与智能经济的发展,会计处理程序部分自动化,大量非专业投资者涌入,需深入研究其信息处理特征。同时,在可视化时代,信息处理方式发生变革,人机协同也成为会计领域的重要课题。
贺建刚教授,南京审计大学
期刊不应仅为追求引用率、影响因子,而忽视对会计技术知识的深度挖掘。发挥高校学术期刊的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与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创新与传承的目标。
权小锋教授,苏州大学
其一,选题来源方面,多关注基础问题研究;其二,选题形式上,丰富选题来源,激发学术创新;其三,选稿类型应更加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