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25-01
曾铁兵,《中国注册会计师》编辑部
在构建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时要高度关注“国家”这一关键要素。会计信息的生产与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主导,国家意志与资本意志存在显著差异;应深入探讨国家主导性与自主性的关系。
陈俊教授,浙江大学
从学术期刊的视角来看,若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原因揭示是不够的,理论框架应首先紧密契合中国当下时代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实践层面相契合。但是,若学者仅关注实践反馈,而缺乏思想性的规范引导,那么我们将难以建立正确的研究方向。
丁方飞教授,湖南大学
目前我们国家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链体系,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科技的创新,各产业之间的壁垒会逐步增长,这需要会计进一步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的方向发展,从而收集更多的研究素材。
李明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在学术探索中,假设可以大胆,但求证过程必须严谨可靠,可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鲁迅曾言:“从来如此,便对吗?”这启示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应秉持怀疑精神去求证。
唐雪松教授,西南财经大学
在探讨中国会计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及其引领作用这一复杂话题时,期刊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建设自主知识体系具有创新性与开放性两大显著特点。从创新性角度把控,思想的开放性是关键;在研究范式方面,多元化是当下的迫切需求。
毛新述教授,北京工商大学
期刊可以通过设计专栏等,搭建起一个涵盖会计理论、会计制度与会计方法等具有中国特色内容的框架;应鼓励对于“商学”的讨论与研究。
孙雪娇教授,天津财经大学
对于立足国情、从新角度出发、运用新方法的研究成果,即便其不完全符合西方传统学术标准,只要思维严密、逻辑论述充分且结果可靠,期刊应予以考虑,让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建设的大道越走越宽。
王竹泉教授,中国海洋大学
作为高校教师,要有使命感,研究成果务必彰显原创性,充分展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独特价值;研究契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中,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增进沟通与合作共同攻克学术难题,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发展。
张俊瑞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关于 “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自主”不仅在于自身认为其具有创新性,还需得到外界的广泛认可;国内也不乏类似的探索,如公司治理指数、会计指数、投资者保护指数及明星资产指数等。这些指数能否通过进一步加工与深化,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理论,是会计学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张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构建自主会计制度体系,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更是会计界顺应时代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方向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形成了供需失衡的局面,我们必须深入实践,精准提炼实务中的痛点,并据此创建适宜的理论、选用恰当的方法。